现在很多年轻父母,尤其是明星父母,都让孩子学乐器:
黄磊女儿多多、郭涛儿子石头在学钢琴、玩吉他。
陆毅女儿贝儿、李湘女儿王诗龄、田亮女儿Cindy同样学起了钢琴。
Kimi还用尤克里里弹奏生日快乐歌曲为林志颖庆生......
为什么大家都热衷于此?
因为有传言说,学乐器能变聪明。这个聪明包括什么?逻辑思维和记忆力强,听觉和视觉灵敏高等,而这些能力都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提升的。
那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?今天呼和浩特大提琴老师为大家解答。
学乐器能变聪明?是的
学乐器改变了神经细胞的连接,也就意味着,增强了记忆力。
怎么理解呢?
先来看下加拿大脑神经学家们进行的一项特别研究。
他们给大提琴做了瘦身,然后让13个志愿者躺在核磁共振仪里练习“大提琴”,同时记录练习过程中大脑神经连接的变化。
实验持续进行了几周,他们从核磁共振显示屏上看到,志愿者弹奏“大提琴”时,大脑有多处亮起,视觉、听觉、运动皮层,还有胼胝体......
这代表什么?无数个大脑神经细胞在建立新的连接,修剪没用的连接。长期持续的练习,还会强化这种新的连接。
这跟记忆力的增强有关系么?
当然有。
过去研究发现,大脑神经细胞连接的改变,使得知识得以在新的神经连接间传递,并最终分类收纳进大脑特定存储位置,成为新的记忆。而当这种神经细胞连接不断被强化,记忆就加深了。
所以,学乐器确实增强了记忆的广度和深度。
除此之外,学习乐器还有其他好处。
一场演奏是怎么进行的?
将看到的乐谱进行复杂的逻辑分析:乐曲有哪些特征、跟之前的有什么差异;用什么样的方式演奏,听起来更悦耳,并且使人振奋、引爆全场,然后才是付诸行动。
这就需要大脑同时调动视觉、听觉、运动部分来共同推动演奏这项“工程”;于此同时,为了确保演奏的顺利进行,处理语言、数学的左脑,以及长于创造性内容的右脑,二者必须互通有无,密切保持联系,这就需要负责左右脑信息传递的胼胝体来配合。
整个过程中,神经细胞连接重组和强化,多巴胺分泌,胼胝体容量增大,灰质皮层增厚......
长此以往,孩子的逻辑思维、记忆力、协调能力、视听觉能力、情绪控制力等都会得到提升。